ASO是“应用商店优化”的简称。ASO(App store Optimization)就是提升你APP在各类APP应用商店/市场排行榜和搜索结果排名的过程。类似普通网站针对搜索引擎的优化,即SEO(Search Engine Optimization)优化。ASO优化就是利用App Store的搜索规则和排名规则让APP更容易被用户搜索或看到。通常我们说的ASO就是App Store中的关键词优化排名。重点在于关键词搜索排名优化。
回顾近两个月经常被问起的问题:
- 马甲流:操作的话效果如何
- ASO 效果一般,还能做吗?
- 做了一个 App ,怎么推广?
1、马甲流:千万别做了,案例我就不举了,有里有面,行业操守,都在这摆着呢。马甲流早起还可以,现在真真的别想了,一个免费,一个付费,还差不多,用马甲包的 Title 去搏杀类别大词,再往主包导量,着实不是明智之举。App Store 已经觉醒,以前不是管不了,而是人家不想管,「放任自流」,当下每天扫几十万次,隔着一层半透明的玻璃,咱看不见人家,人家看咱们是非常清楚的。有一些方法,可以将付费版 App 爬到分榜 Top 10,之后再操作下就没问题了。
2、ASO 效果一般,还能做吗?这个问题有很多促因影响着,它还不是化学反应,你说现在不管是哪一个品牌,不是卖实物就是卖服务,最后都是要盈利的。免费获客,那毕竟是人间极品,谁成功的曲折秘密也不会拿出来实打实的 100 % 分享,成功后 speech 说一就是一,说二就是二。如何覆盖和推广呢?花钱 or 不花钱,花钱可以,总是问效果,我最烦的一句话就是以结果为导向,不问过程,听起来很霸气,实则就是不懂装懂做游戏。说这话的人,自己真那么能个儿的话,自己来呗,招人干嘛?现在流量碎成这般模样,还有一招鲜的方法能从红海成功诺曼底吗?没有。各种手段都使上,每个付费推广渠道来上 20000 大洋,你能听到什么?回音儿都没有,试错就是「是错」。ASO 性价比高吗?首先你花了 10000 做量,买了的是 5000 个真实的 CPSA,关键词是有了那一步「搜索行为」,其次是什么呢?你的 KCN 增加了,你的 Keywords Ranking 提高了,关键词的高排名,才有概率优先在 iPhone 用户面前展现,才有大概率被下载,可你要知道,不是所有的 KPI 都是 ASO 来背负的,icon 设计的和哄睡神器一样,截图就是 App 使用界面,描述写的和日记一样,注册界面不考虑用户感受,各种不懂,随波逐流........在 itc 后台看到每天展现 2000+ ,实际下载 180,那是谁的问题?
3、做了一个 App,不等于创业,更不等于让你在朋友圈发奋自豪。后面的事儿还有很多哟!「魔晶」的那个小姑娘都知道上架以后要做推广,你为何不知呢?知道以后就赶紧做啊!ASO,SEO,Social Media Optimization 各种手段都用上啊,先做基础 ASO,再做积分墙投放,SEO 同时开始互不影响,请产品排期,和研发好好沟通,别打着「打磨产品」的旗号浪费时间,不行就换人,别墨迹。内容跟的上,手段要不择!
2017 年好像没什么人来回答这个问题了,但 App 优化确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。
那天去xx知道讲解 ASO 操作技巧时,在后厂村附近等妹纸,听到边上的人 High 聊,貌似现在喝杯咖啡不聊个几轮,都不好意思出来混。不管到第几轮,能活下去才是硬道理,聊半天还没有一位 C 店店主过得滋润呢。
找到一个点,就去投入创业,早就有 KOL 说过,研发一个 App,那不叫创业,更不能拿 App 去融钱,没什么好下场。事实上,就是这样。有了好的商业模式,团队里砖家各管一摊,所谓的撞屎人把人码放齐整,这样才有了成事儿的可能。
说回 ASO,很多开发者(个人、团队、公司)投入了大量人力、物力、财力研发一个产品(App),满心欢喜上架以后,就继续一猛子扎进无尽的迭代深渊。殊不知自己的产品只覆盖了 13 个关键词,屋子里坐着一堆月薪过万的大拿牛人,覆盖就做成这样,也是醉了。13 个关键词意味着什么呢?iPhone 用户可以通过 13 个关键词来搜索到你的 App。

aso100.com(参考数据来源)
太多产品不知道问题的严重性了,每天看着自己可怜又可悲的下载量,总会有一天坚持不住反问自己,到底干什么呢,还不如去开个淘宝店呢。
我来分享一下操盘 50 个 Apps 以后,所感受到的一些东西吧。
ASO 技巧分享:
1、标题,创始人、CEO、平台已经定了,别去想着改变它。
2、副标题,玩法儿很多,最高级的写法是,既能嵌入类别核心关键词,又能突出产品特性。当然这个要和开发者协商,慢慢进化,切勿操之过急。遇到重大改版发布的时候,要稳扎稳打,先更新版本,进而提交带有更多关键词的副标题版本,以免 ASOer 自己背锅,就得不偿失了。
3、截图,主流的展现方式是 2 in 1,将一张大图切分成两部分,在大搜展示的时候,能够刺激到用户眼球,点击 App 详情页,提升转化。这个需要 ASOer 和 UI 设计师协调来完成,点睛之笔在于文案的撰写和字体设计,书法体是一种不错的选择,千万别想着把产品使用界面往那一放,那种做法太过时了。最高级的做法是:第一张图的位置放短视频,封面用二合一的第一张图。
4、评论,每个版本至少 50 个 Five Star Reviews,如果有负面三颗星(含),那就要做下,平掉。
5、关键词,这是最重要的一个点。100 个字符要好好写,类别属性词,高热度的;产品词;大搜长尾关键词;竞品词;核心关键词拓展词;根据自制的人群画像、兴趣图谱来挖掘长尾关键词,具体带不带量,要做积分墙测试才知道。100 个字符有时候会写不满,那也要积极地去搭建自己的关键词词库,跟踪关键词的排名走势,涉及到积分墙的投放和数据追踪,又是另一码事了。
还有个概念就是关注整个大盘的走势,比如:


总榜、分榜的排名每天都要关注,尤其是异军突起的产品,绝对不能让它逃过你的法眼。
重点关照的产品,其估算下载量也是要看的。

除了 ASO100 ,国外的工具也很好使,比如 AppAnnie:

实力开发者购买 AppAnnie 的服务会有不错的效果,一个类别总体的所有数据都能看到,相当给力。
免费权限,只能查看总榜的大盘数据,且数据更新因时差的关系,有延迟,这一点和 itc 倒是有点相似。
最后说说积分墙的投放。
积分墙,非常好使的一种增量手段。它的工作原理,很多开发者都不知道。
- 真实用户做积分墙任务,搜索指定关键词下载 App
- 提高产品已覆盖的关键词排名
- 进而吸纳真实用户量(不是注册用户)
更新一波吧!
现在 iOS 做 ASO 还有用吗?
一天听到数次这样的问题,我也是快无言以对了。
归根结底,有几个问题是很多开发者以及创业团队没有注意到的。很明显的问题,却一直想不到,ASO 为什么那么重要都搞不清楚,实在是对不起自己的产品。
1、针对于应用商店的优化,增加 App 曝光量,促进 App 下载量的提升
2、ASO 是当下性价比最高的增量方式
3、基础 ASO 没做好,就不要去想着进行任何投放了
最近发现一个非常有趣的国内产品:https://www.appbi.com/(疑似原文中的广告)
作者:坐馆欢喜哥
来源:知乎
暂无评论
要发表评论,您必须先 登录